开篇我们先提出一个观点,如果你遇到一个资金方,他们的担保手段仅仅是股权质押的话(上市公司除外,因为有严格的监管机制),那么他大概率是个骗子,而且是个低级的骗子!

但这种担保方式属于弱担保模式,为什么呢?因为大多数的非上市公司,所谓的股权,无非是个空中楼阁。股权之所以有价值,是因为股权有未来收益(即股息),你锁定了股权就相当于锁定了公司的未来收益权,而实际上,在弱监管模式下(仅仅去工商部门做了个登记),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一文不值(专业人士有千万种方式把公司的资产掏空,而且是合法的手段)。

你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,如果项目方到期还不了钱,那么资金方有权处理你的股权,而在项目方违约前,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公司资产掏空,这样就造成资金方的权利悬空了。

因为在大多数企业融资的时候,他们并没有足额的抵押物作为授信的担保条件,而股权却常常可以溢价处理的,打个比方,一家开发商开发了一栋楼盘,除了正常的住宅、公寓、商铺、写字楼外,还有一部分车库,而这个车库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产权的,如果做资产抵押融资,那么车库的价值就无法计算进去了,但是做股权融资,这个就能算进去,因为股权融资是衡量这个公司所有资产的价值!再打个比方,例如你是个创业者,在创业初期没有资产作为抵押物,所以只能选择股权的方式去融资,而这个时候,股权的价值就包含了你项目的未来收益!
就在你满心欢喜地选择了以股权质押的方式去融资的时候,你就开始上套了,因为在这个时候,资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让你去做各类报告了,比如《股权价值评估报告》、《风险评估及未来收益报告》、《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》等(反正一份报告基本上就是十几万起步了),我反正是遇到有个项目方一连做了七份报告的(也是有点悲剧,执迷不悟),而且你还是心甘情愿的,还觉得资金方很严谨呢。
你反过头想想,资方要给一个项目放款,怎么会选择如此弱的担保手段去做风险控制呢?因为以股权质押的方式,既锁不住资金、也锁不住资产,它唯一的作用就是防止你的二次融资(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一般都会查股权质押情况的),除此之外,没有任何实际意义!

所以打铁还得自身硬,要对自己的项目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,如果你找到个资金方,他们只做股权质押的,你可以直接转身就走了,因为它大概率是个骗子,真的没必要浪费你宝贵的融资时间了!